第五章 南北朝时期

Published by deepthink on

第五章 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一些皇帝都十分喜欢围棋,如宋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明帝刘域、齐高帝萧道成,武帝萧绩、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陈武帝陈霸先,还有后主陈叔宝等,他们有的设置官署管理棋手和围棋活动、有的举行围棋等级赛(甚至自己也参加这种比赛)、有的组织编辑棋谱(甚至自己就是撰写人)。所有这些作为,对南朝围棋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据《宋书?羊玄保传》记载,羊玄保棋下得不错,「棋品第三」。宋武帝与他下棋时,与他打赌,如果他赢了,武帝给他个大官,史书上称之为「赌郡戏」。最后,羊玄保果然胜了,武帝亦不食言,真的给了他一个宣城太守的官。 
    
褚胤是宋朝弈林强手。六岁时已身手不凡,长大后更是天下无敌,是当时最好的棋手。宋文帝时,他是天下五绝之一。可惜叔叔犯了罪,全家遭株连。何尚之上书皇帝,说褚胤棋艺高超,在前人之上,为使围棋不致失传,请求皇上赦免他。谁知皇帝无动于衷,仍将他杀了,一代棋宗陨落,棋手们都异常痛惜。还有棋手王彧是被宋朝皇帝「赐死」的:他得罪了皇帝,一天皇帝派人送给他一瓶毒酒,一道令,「赐」他自尽。这时,王正在家中与一位客人下棋。他看完圣旨,面不改容,如没事一般继续下棋,直到打完劫,终了局,把棋子放回盒子里后,他才把圣旨给客人看,告诉客人皇帝要他死。然后,他把毒酒倒人杯中,对客人说:「这酒就不劝你喝了。」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毒酒。 
    
《南史?虞愿传》上讲,宋明帝刘彧喜爱围棋,但水平不怎么样。下棋时要在棋盘上「去格七八道」,即用小棋盘。可他偏要和当时最好的棋手王抗对局。王抗诚惶诚恐,除了让子之外,还不时地吹捧皇上:「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宋明帝居然就信以为真了,自以为天下第一,对围棋更着迷了,还特别为围棋手们设置了一种专门的官署,叫做:「围棋州邑」。《南史?王湛传》中是这么记载的:「明帝好围棋,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湛与太子右率渖勃,尚书水部郎庾之、彭城丞王抗四人为小中正,朝请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这是我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第一次为围棋手们设立的官署,客观上起了推动围棋发展的作用,从此以后,人们不但对围棋的看法有所改变,而且有更多的人把围棋当作一种学问和技艺加以研究。 
    
史书在写到齐朝棋手时,己能概括出他们的棋风特色了:比如王抗,他的棋力在当时属于第一品,冯元仲在《弈旦评》中评论他下棋的特色是「速思取势」。褚思庄是在宋朝已经出名的棋手,属于第二品,他在「围棋州邑」里还任过「清定访问」的官职。他与王抗不同,他下棋思考的时间比较长,但善于进攻。有一回齐高帝命褚思庄与王抗赛棋,两人早上开始下,到了晚上才下完一盘,观棋的高帝已经疲惫不堪了,便命王褚二人先休息,待五更时再来决战,王抗得此命令后,一头倒在棋盘边,呼呼大睡。褚思庄却坐在棋盘边没有合眼,整整思考了一夜。 
    
齐朝时,棋风与王抗相近的还有夏赤松,他的棋力也是二品,思路敏捷,棋风迅猛。齐高帝第五个儿子萧晔,着棋也很是勇猛,不肯让人。据说他从小喜爱围棋,没有棋盘,他用草棍摆成纵横网格,潜心研究。后来终于成了高手。一次在武帝面前与竟陵王萧子良对局,萧晔手下无情,把萧子良杀得惨败。事后有人对萧晔说:「你该让他一点才好。」萧晔答道:「我有生以来不曾做过虚伪的事。」 
    
围棋如此兴盛,连闺阁里的女子,也对围棋发生了兴趣。齐朝东阳地方,有一个名叫娄逞的女子,知书识礼,有点文才,懂围棋。为了下棋,娄逞如同木兰一般,女扮男装与达官贵人交往。此举足以说明这女子不是平庸之辈。果然,娄逞的才能被发现,她被任命为扬州议曹从事。可惜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位从事大人是位乔装打扮的女子。宋明帝一道圣旨,将其遣送还乡。娄逞换上女装上路,叹息不已:「我虽有这样的本事,却依然要作老妇打扮,真是太可惜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学棋十分不易,娄逞是勇敢的,她是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
武帝萧衍是个棋迷,据说他常常通宵下棋,能奉陪到底的不多,陈庆之是其中之一。《梁书?陈庆之传》记载他从小就跟随梁武帝,陪梁武帝通宵下棋不困。武帝很喜欢他。 
    
到溉也是常陪武帝下通宵棋的棋手。《南史?到溉传》说他棋力为第六品,但记忆甚好。有一回到溉在武帝面前,和当时棋力上品的棋界名手朱异等人赛棋。赛完后到溉复盘,不错一子,因而得到梁武帝的特别赏识。 
    
受到梁武帝青睐的棋手还有王瞻。武帝常称赞他有「三术」,即下棋、射箭和喝酒。 
    
梁武帝不仅喜欢棋手,还主持棋事。他曾令大棋家柳恽和陆云公主办了一次全性的围棋大赛,规模宏大,轰动一时。比赛后,由柳陆二人主持给棋手们定品级。据《南史?柳恽传》上记载,当时能评上品级的棋手就有二百七十八人,可见参加的人很多,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国性围棋比赛。 
    
当时评定棋手有九个品级。这种棋品制,在三国时就已经出现了。《说郛》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明人许仲冶在《石室仙机》中作过这样的解释:一品入神,是指:「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这算上上。二品坐照,是指:「入神饶半先,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有「至虚善应」的本领。这算上中。三品具体,是指:」入神饶一先,临局之际,造形则悟,具入神之体而微者也」。这算上下。四品通幽,是指:「受高者两先,临局之际,见形阻能善应变,或战或否,意在通幽。这算中上。五品用智,是指:「受饶三子,未能通幽,战则用智以到其功」。这算中中。六品小巧,是指:「受饶四子,不务远图,好施小巧」,这算中下。七品斗力,是指:「受饶五子,动则必战,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斗力」。这算下上。至于下中和下下,《石室仙机》未作解释。但我们已可看出,这九品中品与品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这种品级制,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棋手九段制奠定了基础。 
    
梁朝之后的陈朝,棋事不及梁朝那么纷繁,可以查找到资料的下棋者,仅二人。一是司马申,他十四岁时已有棋名,后来梁州刺史阳子春曾请他下棋,名手朱异当时也在场,局中,司马申有不少巧思妙手,使得在旁观看的朱异都惊叹不已。另一位叫陆琼。《陈韦?陆琼传》上说,陆琼八岁时便能观棋不忘,复盘一子不差。京城人都称他为神童。 
    
北朝的官吏爱好围棋者甚多,曾「独步当时」的是罗腾。他对围棋很有研究,深得妙处。在他之后出现的乐杪,棋艺提高很快,不久便与罗腾齐名。 
    
《魏书》上说,高祖在位时,范宁儿已是有名的棋手,他曾与李彪奉命南下去见齐武帝萧赜。萧赜得知范宁儿棋力不弱,便把江南名手,棋力一品的王抗叫来,让他们两人比试一下,结果范宁儿得胜,可见他的棋力也不弱。 
    
下围棋应适可而止,不过这分寸似乎不容易把握。北朝时倒是有些把握得好的人。《北史?魏收传》上说,前军将军魏子建官运不佳,十年不曾升官。魏子建并不着急,闲暇时,便与吏部尚书李韶和李韶的弟弟李延下棋。当时,人们都以为他下棋入了迷,不再旁顾其它,其实谁也不知他的心。魏子建后来说:「围棋可以加深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况且我现在不受重用,没有什么事,下下围棋不碍事。」以后,魏子建被调到边境上打仗,这一去,竟有五年没动一粒棋子。 
    
另外也有爱下棋的人一坐下便不肯撒手的。甄琛喜欢围棋,可以通夜下棋不止。《北史?张烈传》记载,张僧皓喜欢围棋,不管踫上谁,都愿意与之对弈,以至被世人讥讽。《水经注?陈留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北朝开封令阮简深爱棋艺。一次县里有人抢劫,县城一片混乱,阮简手下人不知如何是好,慌慌忙忙来到阮简舍下。当时阮简正在与人对弈,大概是正下到关键之处,外面的动静一点没听见。县吏急忙向阮简报告道:「劫急。」阮简神态也很紧张,似乎也很着急,但他对官吏说:「局上有劫亦甚急。」碰上这么个胡涂官,老百姓当然是要倒霉了。当然,也有「改邪归正」的。《隋书?皇甫绩传》记载,隋朝棋手黄甫绩是个孤儿,从小随外祖父。他很喜欢下围棋,常与几位表兄对弈,对学业不怎么用心,外祖父恨因此而打了他三十大板。从此皇甫绩「精心好业」,「略涉经史」云云。 
    
南北朝期间出现的「棋势」、「棋图」、「棋品」之类的专着不下二十种,其中「棋势」、「棋图」是对局的记录,「棋品」可能是对棋手的品评。 据史书记载,当时对棋谱的编写是很认真负责的,这些棋局能汇集成册,便于围棋的流传、研究和推广,对其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期发现的敦煌写本《棋经》,也是南北朝时的一部重要围棋理论著作。敦煌本土产棋子,所以围棋活动很普遍。虽然《梵网经》规定僧人「不得樗蒲、围棋」,但《棋经》的传抄者却很可能是一位僧人。S5725还记载了「玉女降,帝与之围棋甚娱。」在洞窟壁画中还保存有围棋的画面:榆林窟第32窟北壁维摩诘经变,当维摩居士到娱乐场所弘法度人时,画师绘制了二人对弈图,棋盘格局及棋子都清晰可见,与近代围棋近似,图中还有旁观者。莫高窟第61窟西壁佛传故事屏风画二十一扇绘有太子弈棋图,但画面较模糊。

 7,441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Categories: 古代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