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目糾紛
[size=-1]光氏溫泉遊興圖(三代歌川豐國 (歌川國貞)浮世繪 1861) 圍棋也是藝妓需要熟習的技藝之一
[size=-1]到了因島,別忘了買一盒「秀策餅 」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秀策當年跟著兄長一起到江戶。經過東海道時,住宿在驛口,拂曉之時就得出發。旅店的人因為錯把東邊的月光誤看成曙光,便對他們發出 Morning Call,他們兩個便出發了。一邊走一邊聊天,漸漸地,他們走進了「鈴鹿之森」中。森林中可以聽見狗的吠叫及人的聲音。 秀策的兄長說『鈴鹿之森是個刑場,一些強盜就在此築巢,我們趕快逃離這邊避難去吧。』 秀策卻泰然的說道:『如果現在就逃的話,他們一定會追過來的。不如先發制人,來個出其不意。』那群漸漸靠近的盜匪們對秀策及其兄大聲喊叫,猙獰的臉龐好似鬼一般。秀策泰然自若地保持著冷靜的態度,他慢慢地走向他們,從他衣袖中拿出了一些錢,說道:『我們並不是從京城(指京都)來的,所以,我們的盤纏也不會有多少錢。你們放過我們吧。』說著說著,便翩翩的離開了,也沒有回頭看那些盜匪一眼。那些盜匪因為看傻了眼,連追也沒追。 把握機會,先發制人是棋士的秘訣之一。這也可以說是他活用這個秘訣的一個例子吧。
秀策的遺物大部分都被放置在秀策生前的家中,現在被改建為『秀策紀念館』,很多喜愛圍棋的人們都會抱著探訪著好友的心情去拜訪秀策的紀念館。
[size=-1]本因坊秀策碑(因島)
本因坊秀策師之碑(三原市)
本因坊秀策全集
[size=-1]秀甫
也合該彌吉走運。一日,有個人進鋪來買剪刀,此人乃幕府下面的一個官員,名叫山本河源。彌吉一見,知他常來坊門走動,必與坊門有些淵源,忽然福至心靈,忙去櫃裡選了一把上好的剪刀出來,並死活不讓其父收他的錢。果然那山本見彌吉小小年紀,卻如此乖覺,心中喜歡,便坐下與之敘談,彌吉遂趁機要求山本教棋。山本一時高興,便拍胸應承。於是第二天,果真帶了弈具,來教彌吉下棋。
按說圍棋之技教授實在不容易,教初學者尤不易討好。幸虧彌吉固然一竅不通,那山本也不過是略知皮毛,教起來反倒方便。他僅僅把提吃、打劫、死活之類大致講了一遍,便和彌吉盲人瞎馬對起局來。不料,彌吉確有棋才。不消半個月,就把山本殺得不亦樂乎。山本奇之,便把他推荐給坊門,約期見面。屆時,彌吉由山本陪同來到坊門。此時坊門正由十三世丈策當家,他見彌吉天生一副聰明相,便答應考試一局。山木河源更在旁大次法螺,說他只學了半個月就如何如何。丈策一聽是山本的徒弟,知道靠不住,便讓彌吉擺上九個子再掛上「燈籠」(即於四角三三處再各擺一子),日語稱此為「聖目風鈴」。彌吉滿以為盡得老師秘傳,受十三子必勝無疑,哪知一交手,才覺做活與圍地事難兩全。一局下來,被殺得七零八落,慘不忍睹。
按坊門之規,此局便是入門考試。彌吉被殺得如此狼狽, 以為休想再入坊門,一時面如死灰,怔在當地。多虧在旁觀看的秀和慧眼識人,覺得彌吉棋技雖微,但一股天不怕地不怕 的楞勁著實可貴,便力勸丈策予與收留。於是,八歲的彌吉就以「備取」的資格,當起棋童來,由此開始了他的棋士生涯。後來,彌吉身為方圓社社長,手執棋壇之牛耳後,深感山本河源大恩,故贈給他十級證書。當然,以山本之技,恐怕連十六級都稱不上。此為後事,按下不表。
彌吉既入坊門,天才就有發揚機會。第二年春天,丈策偶然想起,又試了他一局九子棋,果然今非昔比,反被他殺得熱汗直流,潰不成軍。於是大大誇獎他一番。彌吉十一歲時晉升初段,十四歲時成為秀和的「內弟子」。所謂內弟子,便是學弈期間一直住在老師家中的弟子,與老師的關係遠較一般弟子為親,故能學到一些真本事。不過,內弟子也有其苦處,不管學弈多苦多累,也要兼管老師家的許多雜事家務,彌吉當然也不例外。當時秀和的長子秀悅 (Shuetsu) 剛二歲,次子秀榮又剛剛出生,於是大小家務便都光顧到彌吉身上。他每日雞鳴便要起身,忙碌一天,晚上還要偷空打譜研究直至深夜。多虧彌吉生在貧家,身子骨還算硬朗,不問嚴寒酷暑,只管埋頭苦幹。有時秀和外出旅行, 彌吉就穿著草鞋,挑著行李,充當腳夫。而且從挑選旅店,結算飯金,一直到為老師准備接待客人的衣服,無不由他一人操辦。盡管如此,只要有一時半刻的空閑,彌吉便苦研棋技。為此,秀和對他另眼相看,將自已畢生所學全力傳授於他。不久,彌吉的父母相繼去世,他從此再無牽挂,越發專心攻研。
果然功夫不負苦心人,彌吉如此精勤努力,棋力突飛猛進,自在意中,差不多一年升一段。後來秀和讓他先,已感吃力。萬延元年(1860),師徒二人弈了三局棋,結果 彌吉二勝一和。秀和高興之下,特恩准他改名秀甫。這個「秀」字,可是非同小可,等於承認他為坊門嫡系了,等閑之 輩哪有這等福氣!當時同門的棋聖秀策,棋力正處顛峰狀 態,所向披靡,群雄喪膽,唯獨秀甫受先可當其鋒芒。文久元年(1861),兩推在秀和的主持下,作過一次讓先十番 棋。這十番棋盤盤精彩,皆可列入名局之林。這十番棋弈完,秀甫六勝三敗一和,成績裴然。當時秀策棋力,舉國一致公認有強九段實力。秀甫能獲此成績,棋力無論如何也不止六段。這一年,秀和便推荐秀甫升七段。安井家、林家均無異議,獨有井上家的松本錦四郎反對。原來錦四郎繼任掌門人時僅有四段,後來升為五段。他御城棋倒是年年下,但下了十數年後,還是五段,無論如何也升不上來。此公雖天資有限,棋力平平,卻也曾弈出一局好棋來。
文久元年的御城棋賽,錦四郎正巧碰上秀和,定為受先。秀和知道他的棋力,以為贏他如同探囊取物。不料此局錦四郎弈得堂堂正正,進退有方。弈至中盤,秀和才發覺情勢不妙,忙使出全身解數欲待扳回。萬沒想到,那錦四郎此時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副心在焉的神態,卻一子一子著得飛快,而且再無錯著,把個秀和氣得兩眼翻白。全局終了,錦四郎一目勝,頓時引起轟動。本來錦四郎大可以此申請升段,但在場眾人異口同聲認為他所以弈出如此好棋,必定是幻庵因碩的陰魂附體相助。不但說得神乎其神,而且同時把錦四郎貶得一錢不值。那錦四郎好不容易才弈出一局好棋,卻落個如此下場,有苦說不出,只得自認晦氣,哪敢再要求升段?
此時,他眼看秀甫要升七段了,便佯作不同意,希望坊門來打圓場,你升我也升,落得撿個便宜。卻不料坊門因他前年反對秀和做名人棋所,現在又反對秀甫升七段,恨他恨得咬牙切齒,當即發出挑戰書。錦四郎不防此變,只得硬著頭皮應戰。此次升段之爭棋,定為錦四郎受先,結果秀甫連勝三局。錦四郎第四局再輸便要跌到四段,做低段棋士了,嚇得他魂飛魄散,只好免戰牌高懸,同意升段。
和秀策相反,秀甫天生與御城棋無緣。他先前是沒有資格參賽,等到好不容易升為七段,頭髮都剃了,御城棋卻也廢止了,確實令人遺憾。再說以秀甫棋力之高,與秀和關係之密,秀策既死,他理應做坊門跡目,連秀和心中也認為非他莫屬。不料天下事盡多意外,正當秀和准備立秀甫為跡目之際,卻遭到丈和遺嫡 (秀策的岳母)的堅決反對,理由是秀甫放浪不羈,品行不端。這當然純屬無稽之談。按說此二人井水不犯河水,不該有利益衝突,所以不但坊門弟子甚感驚訝,連秀甫自己也丈 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什麼地方得罪了這位太夫人。如此一來,便讓秀和鑽了空子。
原來秀和為人私心極重,此時他的長子秀悅已經嶄露頭角,十四歲年紀,棋力巳達三段,心中便有「子承父業」之 意。無奈本因坊家自一世算砂以來,就有一條家法:立跡目必立棋力最強者。當年丈和為報師恩,立丈策為跡目,已然有違家法,好在丈和同時又立棋力最強的秀和為「再跡目」,總算與開山祖師本意沒有衝突。坊門所以發揚光大,與此法甚有關係。話雖如此,但誰人不愛子?何況秀悅又有如此能耐。然而秀和先前還不敢造次,現在經丈和遺孀一鬧,正中下懷,於是甘冒大不諱,在文久三年正式冊立秀悅為跡目。消息傳出,人人駭然,紛紛為秀甫不值。 那秀甫一氣之下,便離開坊門,四處雲游去了。
秀甫落魄
話說秀甫離開坊門,原想雲游四海,領略一番名山大川的風采。不料時值天下大亂,盜賊叢生。秀甫一人獨行,當然大吃苦頭。不久便弄得衣衫襤褸,分文皆無。一日,行至京都附近,秀甫忽然想起臨行時有人告訴他,杉山千和正在京都,據說混得不錯,自覺是個投奔去處,於是兼程向京都進發。
待秀甫風塵僕僕趕到京都,前去探望時,千和卻出遠門去了,須一個月方能回來。秀甫舉目無親,身無分文,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這一急,真是非同小可。好容易被他打聽出某處茶館有賭棋的,這才救了秀甫一命。本來以棋賭錢是不大光彩的事,尤其專門棋士更不肯自降身份去幹此勾當。 此時秀甫已山窮水盡,哪管三七二十一,先填飽肚子再講,於是隱姓埋名,前去著彩。以七段上手的力量和賭徒比棋,自然是有多少贏多少。幸虧秀甫網開三面,不忍痛下殺手,只要騙得數日的食宿費用,便鳴金收兵。如此混了月餘,千和果然歸來,二人相見,倍覺親切。
原來杉山千和,出身望族,本姓山本,幼好文墨,立志要苦讀詩書,搏個功名。其父卻嗜好弈棋,便教給千和。不 料只過了一個月,其父遂不能敵,就讓千和拿白棋。千和因自幼受母親教誨,不但極有孝心,而且養成謙讓之美德,當然再三不肯。不僅如此,後來千和升高段後,與其父對弈,也常拿黑棋。其父深恐埋沒了千和的才能,便領他到名古屋的伊藤松和處學棋。只一年,技大進。之後,千和投入坊門,由丈和授與初段。秀甫進坊門時,千和剛剛升至四段。他比秀甫大二十六歲,對初進門的小秀甫,熱心指導。其後數年,更在秀甫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秀甫對千和也最為敬服。安政二年 (1855),千和由本因坊秀和授以五段證書。文久二年 (1862) ,千和離開坊門,從此苦心讀書。平日除了弈棋讀書 外,又留心國家經濟水利農林,更與維新派人士交往,確實是一位人才。
再說千和一見秀甫,喜不自勝,拉住秀甫的手問長問短。一聽說秀甫以賭棋騙錢混日子,不由大笑起來。看看日已西斜,便命人擺上酒菜,與秀甫邊飲邊聊,直喝到深夜。談話間,千和見秀甫精神萎傾,話題始終離不開跡目之事,知他有滿腔 的怨氣,但此時又不宜馬上勸解,便笑道:「剛才聽說老弟隱名去賭棋,倒讓我想起一件趣事。不知關口隆吉此人,老弟聽說過沒有?」秀甫道:「是不是做靜岡縣知事的那f立關口?」千和笑道:「正是他。此人才學出眾,不免自命不凡。他好弈,又經手下人一捧,便忘乎所以,以高手自居了。一日關口偶來我家,見旁邊放著弈具,竟然問道:「此地還有會弈棋的?」我心中又好氣又好笑,便答道:「不才略知一二。」他樂得眉開眼笑,連聲叫 妙,非要與我對弈一局不可。我存心氣他,說道:「足下若先擺上九子,不才願意奉陪。」關口一聽,勃然大怒,瞪著我問道:「我若擺九子,你輸了又如何?」我答道:「是打是罰,聽憑閣下處置!」於是他滿肚子不高興,勉強對局。結果一至中盤,我便殺得他丟盔卸甲,滿盤皆是死子,只得乖乖認輸!那關口呆了半晌,才道:「我還未嘗見過象閣下這樣的高手,閣下應東上考個棋士證書才是!」我見他至誠,這才把實情相告。他卻又問道:「我的棋固然不行,但之前你何以見得要讓我九子?」我答道:「在棋界中,沒有不知道杉山千和的。 但閣下連我是否會弈棋都不清楚,可見尚未入門,自然要讓 九子了!」他一聽,滿面慚愧,忙告辭而去。不料,不打不相識,關口從此倒和我稱兄道弟,做起朋友來。此次老弟賭棋騙錢之時,不知是否交上「不打不相識」的朋友?」說得秀甫笑起來。
秀甫笑道:「我賭棋時,唯恐被人識破身份,哪還敢拿出真本事來?不過前幾天,有一個富商與我賭棋,二局皆輸。 那富商不知是羞惱過度,還是心疼輸了幾文錢,竟異想天開,要我讓他五子著大彩,一目十文錢。我正需錢用,有此機會,心中大喜,表面上裝出極為難的樣子。那些賭客皆是唯恐天下不亂之徒,見有熱鬧看,哪肯放過,七嘴八舌,拉拉扯扯,非逼我應戰不可。我於是順勢點頭答應。這局棋,我手下再不容情,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真刀真槍地大殺起來,那富商何曾見過這等陣勢,被殺得亂碰亂撞,到頭來竟然一個黑子不曾活。弈畢,那富商目瞪口呆, 癱在地上。我足足贏了一大筆錢,之後再未去過。若說交朋友,那「贈金」的富商應算一位,可惜我「打」是「打」了,卻不曾「相識」。」
還有一個笑話,也出在此地。長門藩主手下有個叫伊藤俊輔 (即伊藤博文, 1841-1909) 的,此人到過英國,才能極高。有一次,伊藤與朋友山尾庸三同宿旅館,看到一副弈具,山尾便問伊藤會弈否?伊藤實不懂棋,但不肯示弱,便答道:「有什麼不會!不就是四子吃一子嗎?」山尾認為他知弈,二人便弈了起來。這局棋著實令人絕倒。原來二位仁兄都是平生第一次弈棋,只知道圍住便吃,弈到後來突然下出一個劫來。二人不知提劫要隔一子的道理,誰都不肯讓步,於是你提過來我提過去,提了約莫十多手,心中均感奇怪。山尾恍然大悟,道:「難怪有些靠棋吃飯的人,弈一局棋要用二、 三天!」到底伊藤聰明,皺眉道:「不對頭!如此著下去,別說二三天,怕是一百年也是老樣子。」於是二人只得停弈,跑去請教別人。此事一傳出去,聞者無不笑破了肚皮!」 千和說完,二人同聲大笑。
[size=-1] 日本舊鈔票上之伊藤博文像 伊藤博文另一畫像
[size=-1]3代歌川豐國(歌川國貞)(1861):名妓三十六佳撰
小林鐵次郎五歲學弈,十一歲投入井上家十三世松本因碩門下,很快便升為四段,其實力足以讓松本因碩一先。此 不但棋高,而且人品好,頭腦清晰,處事幹練,是個難得的人才。
高崎泰策也是神童,八歲時曾與坊門五段高手瀨川鷹五郎弈過兩盤授九子局,結果一勝一敗。瀨川評其技時說道:「此子手筋甚妙,如若苦學不怠,高段可期!」嘉永五年 (1852年),高崎十歲時,正式拜井上門下的藤田三段為師,不論酷暑嚴寒,每日天未亮就起身幹活,至晚方歇,還要忙中偷閑,研究棋譜,用功程度著實可驚。十六歲時成為初段。在此期間,他曾於一年之中弈了二千八百局棋,其中對老師弈了二百五十局,從受八子一直進步到讓先。這等苦幹實非常人所能及。
水谷逢治乃大島人氏,此人聰明絕頂,似乎天生就是下棋的。別人學弈必要從師,他卻無師自通,十三歲時便稱霸 鄉里。當時秀策偶爾路過那裡,水谷的父親帶他去試弈,秀策一見,大為驚異,勸其隨自己回江戶學弈。可惜水谷之父因他年幼不放心,竟然謝絕。不過水谷雖未去江戶,但苦學之下,棋藝大進,漸入精妙之境。
泉恆治郎大阪人氏,八歲學弈,十二歲時便有二段實力,被人稱為棋童。之後,棋技雖有進步,終因不得明師指教,遲遲未升至高段。不過,此人足智多謀,膽識過人,倒是個幹大事業的人才。
幾天後,鐵次郎等四人果然應約來訪,秀甫一見大喜。原來鐵次郎、高崎不但與秀甫認識,而且因皆好詩畫一類,甚是相投。故而此番重逢,雙方都是又驚又喜。水谷、恆治郎與秀甫雖初次見面,但久聞其名,自然也歡喜不盡。於是舊友新知,客地相逢,杯盞交觸,高談闊論,自有一番熱鬧,不在話下。
此後,秀甫留居京都,一住便是三、四年,直到明治三年 (1870) 才重歸江戶。
4,325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