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前的围棋发展史:春秋流行西汉时传遍全国

相传是尧造了围棋,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丹朱又对围棋做出了改善。 尧造围棋是主要的一种说法,也有说是乌曹(据说是夏桀或尧的大臣)或舜发明的。也有认为是上古时的原始先民共同创造的。 尧造围棋」的说法源远流长,最初见於战国时期的《世本·作篇》:「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似乎只是客观的叙述,而东晋张华《博物志》则进一步说明了发明围棋的动机:「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说明近代人们已认为围棋有教育和启发智力的作用。 宋代罗泌在《路史·後记》则进一步发挥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逆嚣讼,嫚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其中明显加入了程朱理学的色彩。不过由此可见,尧造围棋在古代几成定论。 对於「尧造围棋」说,国外围棋界也深信不疑。享保十二年(1727)正月二十九日,日本围棋四大门派掌门人(本因坊道知丶井上因硕丶安井仙角丶临门入)签了一张承诺书:「围棋创自尧舜,由吉备公传来。」此外,《大英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也分别记载围棋於公元前2356年和2300年由中国发明,这大概是他们估算的尧舜在位的时间。 如果这些说法中的任意一种是可靠的,那麽围棋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初的围棋记载。例如《左传》中有「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的文字,《孟子》有记载「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可见当时围棋已经流行。 不过,据考证得知,战国并无「围棋」一词,围棋不是一发明就是棋盘横竖19道。敦煌就曾出土过17道的棋盘资料。1954年河北望都东汉(25—220)墓也曾出土过17道围棋盘。围棋也像其他艺术和发明一样,有起源丶发展丶成熟的过程。至於相传尧造围棋的说法,在今天来看,颇类似於神农氏尝百草丶有巢氏造房子等传说。 对此,明代冯元仲在《弈旦评》中进一步指出:「凡制必原所始,不忘本也。今追尊陶唐氏丶有虞氏为弈帝,如酒帝之都醉乡,草圣之君书苑也。丹朱抚军,商均监国,其为弈王,明适统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有吹笙过者,不知弈道。是语也,齐东乎?不得不以此道推鼻祖也。」一语道破了「古人往往喜欢把一些物品的发明权交到远古某位圣贤手上丶以提升其地位与影响」的惯性思维。 为给围棋争得一个「正统」的出身与地位,「不得不以此道推鼻祖也」,这就是「尧造围棋」说的内幕吧。 汉前至汉 (1)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围棋已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行。春秋战国的文献上,屡次出现围棋的记载。 (2)西汉时期 到了西汉时期,围棋传遍全国,但由於统治者不重视围棋,舆论也不看好,围棋发展缓慢。 (3)东汉时期 到东汉时期,围棋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出现了班固(〈弈旨〉)丶李尤(〈围棋铭〉)丶黄宪(〈机论〉)丶马融(〈围棋赋〉)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使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东汉王朝後,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时期,文化思想活跃起来,围棋活动发展迅猛。 魏晋时期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丶吴两国盛行围棋。魏以曹氏家族丶「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围棋水平也是 可以和高手相媲美。东吴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这就是围棋史上有 名的「吴图」。 (2):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围棋全面兴旺。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弈,为围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3):东晋时期: 东晋时期,棋风昌盛,逐步理论化,出现了王导丶王恬丶江彪等弈坛高手。此阶段最出名的 品棋专家是范汪,曾与人合注《棋品》五卷,反映了西晋弈风的迅速发展(《新唐书。艺文志》着录)。 南北朝 (一):南朝 南方经历了宋丶齐丶梁丶陈四个朝代,南朝围棋的黄金时代实际上仅仅出现在宋丶齐丶梁三朝,尤以宋文帝丶宋明帝丶齐高帝丶齐武帝丶梁武帝在位时期为最盛,并具有九大标志: (1)南朝帝王尽管棋艺高低悬殊,但他们比魏晋帝王更热衷丶更着力地倡导围棋; (2)围棋州邑的建立,皇家品棋活动的兴起,「逸品」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棋品制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3)围棋人口激增; (4)高品棋手已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5)围棋专着的问世在数量上超过前代; (6)形成了「天下唯有文义棋书」的社会风尚; (7)南朝士人的围棋活动和棋品等级,特为当代史家载入史册; (8)出现了南北棋艺双向交流的局面; (9)围棋文化向周边国家辐射,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 (二):北朝 北朝帝王出身胡族,文化主流是儒教,儒家传统将娱乐之好规范在饮宴丶琴书丶射御之间, 认为博弈有废事丶赌博之嫌,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 隋唐 (1):隋朝 隋朝的统一,恢复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因此隋朝的 弈坛一片沉闷。但此时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2):唐朝 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发起向民间传播,使对弈不仅仅是士族垄断的活动。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制度,这是中国围 棋走向专业化丶职业化的标志。盛唐国手以王积薪成就最大。围棋步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Read more…

 69,074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神与少年:中日韩围棋百年争霸往事

天元 1939年9月,日军集结10万兵力分三路攻向长沙,目标“在最短时间内,歼灭国军第九战区主力”。同月28日,日本镰仓建长寺,25岁的吴清源与30岁的木谷实摆下升降十番棋,遵古法,以命搏。 六年前,吴清源打败师兄桥本宇太郎,获得向当世围棋第一人本因坊秀哉挑战的机会。本因坊一门绵延三百年,是日本围棋四大家族之首。 1909年,本因坊门下四段棋手高部道平访华,横扫中国棋界,我们的顶尖高手悉数被打到降级,清末棋手李子干在诗中悲叹:“十万长平骨,误在读父书。” 吴清源挑战秀哉的那局棋轰动了整个日本,时年十九岁的吴清源以“三三、星、天元”开局,每一手棋都是在向围棋的传统禁忌宣战。由于秀哉拥有随时暂停的权力,这局棋下了整整三个月。吴清源在一次休息途中路过侧室,看见本因坊的弟子人手一本棋谱,研究从收官到终局的全部可能。 < 吴清源(右)挑战本因坊秀哉,1933年 > 惊魂未定的吴清源问老师濑越宪作怎么办,濑越回道:“打下去。” 最终,吴清源以两目败北。秀哉虽然赢了,但他也知道新时代已经到来,于是把本因坊的名号转让给日本棋院,并在几年后举办引退赛,应战并击败他的就是当时青年棋手的代表木谷实。 秀哉引退,谁将是新的霸主?日本大报《读卖新闻》请来吴清源和木谷实,以江户时代最残酷的升降十番棋为赛制,让两人决一高下。十番棋相当于剑客互刺,棋战中净胜四局的一方就能把对手降级,并终生不可逆转。 在此之前,吴清源对木谷实负多胜少,军部的人希望木谷胜出,以配合战场上日军的势如破竹。第一局木谷执黑先行,从一开始就瞄准吴清源的轻灵布局猛攻,吴清源且退且战,身陷劣势但直到官子阶段仍在抵抗,终于逼迫木谷在193手出现失误,白棋以两目逆转。 下完第六局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10月份,吴清源用五胜一败把木谷实打到降级,而中国战场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用天炉战法把日军的进攻挡在长沙城外,抗战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 吴清源、木谷实升降十番棋 > 1941年,镰仓十番棋结束,获胜的吴清源让日本棋界感到尴尬,他也从此被架到了擂台之上,迎接一个又一个日本高手的升降十番棋,下来的方法只有一个——棋败名裂。 此后十五年间,吴清源和十位日本棋手下了十次升降十番棋,无一败绩,把对方全部打至降级。 1961年,吴清源在赶路途中被一辆着急送货的摩托车撞飞,住院两个月后,留下了头痛的后遗症。吴清源从未在正式比赛里赢得过任何头衔,他的故事在很久之后才被中国人知晓。 三国鼎立 自从高部道平在清末打败一众中国高手,国人方才如梦初醒,老祖宗传下来的围棋已经被邻邦视为国技,并把自己远远甩下。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击败我们的仅仅是个四段,在他之上还有不知多少个高手。 1960年,爱好围棋的陈毅元帅邀请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团长就是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双方下了35局棋,日本棋手赢了32局,陈毅对中国的棋手们说,国运盛,则棋运盛,反之亦然。 三年后,19岁的青年棋手陈祖德战胜日本九段杉内雅男,实现了中国对战日本九段零的突破。1975年,中断了十几年的全运会重新恢复,陈祖德杀入四强,决赛阶段的第一个对手是小他八岁的聂卫平。 < 陈祖德(左)对弈聂卫平 > 比赛当天,陈祖德感到了小聂强烈的求胜欲,他冥思苦想依旧打不开局面,终于在一番长考之后,按停了时钟,相当于投子认输。 据聂卫平回忆,当他看到陈祖德按停时钟的时候,觉得有一股热流瞬间涌遍全身,虽然看起来很镇定,但在裁判递过来的对局纪录上签字时,他的手抖得几乎写不了字。十四连胜,聂卫平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也在棋坛刮起了一股聂旋风。 当时的中国棋界,全国冠军并不是最高荣誉,能赢下日本的九段才是。在将近十年的中日友谊赛里,聂卫平战胜了数位日本九段高手,日本棋院终于在1984年向中国围棋协会提出建议,变友谊赛为对抗赛,采用擂台决战的方式分出高下。 1984年10月,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正式开幕,日方派出包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等超一流高手在内的强大阵容,扬言只出三个人就可战而胜之,中方则由青年棋手领军,主将是聂卫平。 中方第二个出场的江铸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连赢五场,以一己之力就打破了日本人的预言,直接请出了日方三将小林光一。 超一流棋手毕竟不凡,小林光一用一波六连胜杀到了聂卫平的帐下。退无可退的聂卫平把心一横,跟乒乓球队的耿丽娟借了一身绣着“中国”两个字的运动服穿在身上,在危急关头吸着氧气以两目半战胜了小林光一,然后又在东京以四目半的优势力克加藤正夫九段,让日方把早就准备好的闭幕式换成了联欢会。 1985年11月,打了一年的擂台赛走到了最后一局,双方主将的决战,聂卫平九段对藤泽秀行九段。这时候,中日围棋擂台赛已经成了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比赛,新闻联播给对阵的每一局都作了讲解,最后一场还要现场直播。 曾经空空荡荡的北京体育馆人山人海,面对年过花甲的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聂卫平带上了氧气罐。鏖战七个小时,藤泽在读秒声中下出昏招,致胜一手就在眼前,聂卫平脑子里走马灯般闪回了眼前这位老人为中国围棋所作的种种善举,心中一声轻叹,然后落下一子,擒主将,中国胜。 < 聂卫平战胜藤泽秀行 > 闭幕式上,藤泽说他曾立下誓言,如果擂台赛输了就剃光头。聂卫平忙说,先生大可不必,您过去是我的老师,今后还是,结果藤泽回去之后还是“剃头明志”了。 比赛之初,日方本打算擂台赛只办一届,这下改成了每年都要办一届。在随后的第二、三届擂台赛上,中国队有如神助,不仅有聂卫平五连胜终结比赛的“神迹”,也有年轻棋手马晓春挑落日本超一流棋手的突破。 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横空出世的聂卫平战胜了日本四位不可一世的棋手,一举改变了世界围棋的格局,撼动日本的同时,也让一直在暗处卧薪尝胆的韩国棋界看到了分庭抗礼的希望。 1988年,第一届围棋世界杯富士通杯在日本举办。比赛间隙,韩国棋手张斗轸突然来到中国棋手的酒店房间,鞠躬说了声“谢谢”就转身离去,留下一脸茫然的聂卫平和马晓春。 从聂卫平被封为棋圣的那天起,围棋这项起源中国风行日本的智力游戏,进入了三国争霸的时代。 捅破苍天 1989年,台湾实业家应昌期效仿奥运会,创办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世界围棋职业锦标赛,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金,至今仍为棋界最高。第一届比赛前,应昌期对聂卫平说:“这个比赛就是为你办的。” 首届应氏杯,中日两国高手尽出,而无人看好的韩国只获得了一个名额,来的人是时年34岁的曹薰铉。 曹薰铉10岁赴日学棋,拜濑越宪作为师,算是吴清源的忘年师弟。1972年3月,曹薰铉回国服兵役,成为一名驾驶轰炸机的上等兵。在军营服役的他听说同龄棋手赵治勋已经登上棋坛,斩获各种冠军的消息时,棋瘾难忍、叹苍天不公的曹薰铉恨不得开着轰炸机就往日本飞。 几个月后,日本棋界泰斗濑越宪作自杀,有人说是因为好友川端康成先走一步,也有人说因为失去了人生最后的爱徒曹薰铉,濑越在遗嘱里写道:“我不能下棋了,即使再多活几年,也无法为社会效力。” 兵役结束后,曹薰铉计划返回日本,可是却遭到棋手徐奉洙的强烈反对,此人从小自学成才,棋风不拘定式,虽然不受主流棋界认可,但异常顽强,所以外号野草,意为野火烧过,枯荣不死。 在韩国名人挑战赛里徐奉洙三比一赢了曹薰铉,听说曹要走,徐奉洙态度强硬:“输了就想跑,难怪韩国围棋被日本和中国瞧不起!”曹薰铉思虑再三,竟然留了下来,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拿遍韩国国内棋赛的冠军,每当遇到徐奉洙的时候,两人不打招呼也不复盘。有人说,曹徐是一生的对手,可曹薰铉从没承认过。 < Read more…

 3,32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